第四届中国布鞋之都偃师2018秋季产销对接会暨中国布鞋之都授牌仪式在偃师举行
2018年6月16日,由河南省皮革行业协会主办的第四届中国布鞋之都•偃师2018秋季产销对接会暨中国布鞋之都授牌仪式在偃师市举行。对接会主会场设在偃师宾馆,分会场分别设在粤海大酒店和兴隆宾馆。对接会会期5天。
开幕式上,中国皮革协会理事长李玉忠为偃师市颁发了“中国布鞋之都•偃师”牌匾。
据了解,此次产销对接会参展单位279家,参展制鞋企业243家,鞋机、鞋材供应商及相关配套企业34家,与会客商1800余家。
●偃师年产布鞋5亿双,无愧“中国布鞋之都”
偃师市历来手工业发达,制鞋产业已有60年的历史,是全国最大的布鞋生产基地,制鞋及相关企业产业链完备,相关企业1100多家,从业人员10万余人,年产各类布鞋5.2亿双,占有全国布鞋市场份额的三分之一以上,布鞋产品经销辐射到全国各地,并远销东南亚、西亚、非洲、南美洲等地。
对接会期间,在三个会场举办了以偃师鞋企为主和部分外地鞋企参加的2018秋季新款鞋品展销活动;来自全国各地的鞋品经销商、电商、出口贸易企业前来洽谈订货;鞋机、鞋材、制鞋设备生产厂家汇聚偃师,展示先进的制鞋技术、机械和原材料共促鞋业发展。
近年来,偃师市委、市政府提出了“转型升级,打造中国布鞋之都”目标,成立了制鞋产业转型升级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关于加快制鞋产业转型升级的意见》,并助推鞋业“互联网+”发展。近3年来,偃师已开设鞋类淘宝店2000多个,阿里店铺100多个,鞋类天猫店40多个,鞋品网上销量达5000万双,销售额超过10亿元。
●创造偃师:“中国布鞋之都”
制鞋产业是偃师传统支柱产业之一,是富民产业,是就业产业。
近年来,制鞋产业在偃师市委、市政府的积极引导下,产业规模迅速扩大,自动化程度和环保治理水平不断提高。
规模迅速扩大。至2017年底,偃师拥有制鞋企业670多家,相关配套企业450家,规模以上企业60家。高端冷粘生产线16条,聚氨酯制鞋流水线400多条,注、预塑机1800余台,吹气发泡制鞋机300余台,鞋面横机(飞织帮面机)4000余台;拥有加工户、加工点2500多个;鞋业综合市场2个;鞋样设计研发单位35家;行业从业人员约10万余人,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布(纺织面料)鞋生产基地。2017年生产各类布鞋5.2亿双,产值90多亿元。其中,风行全国的老北京布鞋有近50%是偃师制鞋厂家生产,产品销售覆盖了全国各个省市地区,市场占有率长期保持全国第一。
展会强力带动。自2016年起,偃师市每年举办春季、秋季两次产销对接会暨鞋业高峰论坛,先后迎来了全国29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和11个国家地区的4300(人次)客商参会,现场共签订购货合同成交金额4亿元,场内外订货金额总数不低于20亿元。偃师布鞋展会开创了国内大型布(纺织面料)鞋成品鞋暨相关鞋机鞋材展会的先河,为推动产业发展发挥了强大的带动作用。
科技强化引领。聚氨酯浇注工艺在传统上是皮革鞋生产工艺,2003年,偃师在此基础上创新出聚氨酯鞋底与布面的结合工艺,领跑全国。2015年,偃师宇龙鞋厂与洛阳新思路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合作,研发出全自动智能聚氨酯制鞋流水线,自动浇注、喷模、合模、上楦,行业内技术领先;同时节能烘干设备、模压鞋垫机等许多偃师行业的发明和工艺创新,逐步辐射传播到山东沂南、浙江瑞安等制鞋基地。
鞋业绿色发展。为使制鞋行业企业实现绿色发展,鞋业协会专门成立了鞋业环保治理工作小组,出资聘请洛阳市环保专家到鞋企调研论证,与环保部门共同组织数家废气检测单位、20余家环保设备生产厂家进行治理方案的论证,经过反复探讨和实验,确定适合包括配套企业在内的制鞋企业的治理方案;偃师市拨出专款用于各类制鞋工艺各种环境下废气排放量的检测。目前全市鞋业企业全部都按照要求配置环保治理设备,实现了达标排放,制鞋环保工作走在了全国前列。
新时代干出新气象、实现新作为。偃师市委书记宋义林介绍,下一步,偃师将继续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培育龙头企业,培育形成3—5家具有较高品牌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年产出规模超亿元的重点企业,助推传统布鞋产业实现由贴牌生产向创牌制造转变。积极开展布鞋产业与古都文化融合发展的新道路,以原创产品、原创文化为基础增强核心竞争力,开创布鞋文化新产业。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推进布鞋产业的销售系统升级。到2020年年底,着力实现制鞋行业工业总产值达到或超过110亿元;实现销售收入超亿元的企业2—3家,超3000万元企业达50家;创中国驰名商标1个以上,河南省著名商标18个,河南省名牌产品3个;实现鞋业企业产业园区30%集聚化率,牢牢占据国内布鞋市场和布鞋生产技术的领先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