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鞋之都 花开偃师

文章来源: 时间:2017-06-29 17:07

 

产销会上的收获,让拿着一大沓订单的偃师市宇龙制鞋厂总经理杨占凤乐不可支:“仅仅半天,就订出1万多双!”和她一样开心揽单的,还有一同参会的其他100多家偃师鞋企老板。
在今年鞋业市场整体低迷的态势下, “中国布鞋之都”偃师,细分市场、创新创意、塑造品牌,明确主打方向,从我生产一双布鞋,到顾客需要我生产什么布鞋,悄然的变化,撬动着市场的方向:
“会呼吸”的小白鞋
布锦轩鞋业展柜上一双简简单单的小白鞋,牵动着客商的眼球。 “这款鞋的特点是柔软舒适、透气性好,鞋面的海绵层能吸汗,帮助脚‘呼吸’,专为爱运动的幼儿园孩子和小学生设计。”布锦轩负责人石朝杰介绍。
“这鞋没有花哨的图案,摸起来手感很好。”石朝杰说,原来的硫化鞋鞋底重,好看不好穿。受客户启发,他们研发出2个系列7个品种的小白鞋,年龄定位从2岁到12岁,在淘宝网上推广,一个月就卖了1.6万双。
差异化的精准定位,用户市场的重新细分,使产品走出了一片新天地。石朝杰说:“近两年竞争日益加剧,鞋企生存和利润空间被一再压缩。成本在提高,市场个性化需求在提升,传统鞋厂必须细分市场、找准定位,才能不被淘汰。”
 ●不卖鞋卖创意
各种不同面料、不同类型的鞋样,紧跟时尚潮流……与其他厂家展销鞋品不同,偃师市杏红制鞋设计研发创作室的冯晓丽不卖鞋,卖的是各种鞋样的设计创意。
为摆脱偃师布鞋产品单一、缺乏设计困境,设计创意顺势而生。把市场需求作为第一要素的冯晓丽说“偃师鞋业不缺文化,缺创意,缺少各种资源、创意、文化元素的有效整合,只有实现共享发展,才能改变低端恶性竞争的状况。”
冯晓丽介绍,她的创作室从鞋的面料搭配到款式,从材质选用到工艺流程,都强调个性与时尚融合,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针对不同客户的需求量身定做,将新潮流、新技术迅速转换为新产品。
    偃师市鞋业协会会长于前进介绍,近年随着市场扩大,偃师诸多鞋企纷纷在产品研发设计上加大投入力度,建立了自己的研发中心,有些鞋企还与温州、晋江等地的研发单位合作,全力增强企业设计能力。目前偃师鞋企被市科技局认定为“洛阳市企业研发中心”的有10多家,设计师成为推动偃师鞋业发展的新生力量。
●鞋好也要会“吆喝”好
偃师制鞋企业共拥有注册商标700余个,其中华荥桥、金旺老字号、鹏辉、佰瑞祥是河南省著名商标。虽然有的企业拥有三四个注册商标,但有品牌无知名度的尴尬现象依然存在。
在展销会上,与许多每双10元到20元不等的鞋品相比,洛阳金泰隆鞋厂的鞋子每双均价都在30元以上。该公司创业之初与本地多数鞋企一样,靠贴牌生产销售,产品附加值低,一直没有做自己的品牌。
洛阳金泰隆负责人戴进超介绍,随着消费者对生活品质要求的提高,更注重鞋的脚感和舒适度,促使企业必须在质量上下功夫。只有下决心淘汰档次较低的产品,不断提升质量,企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对接会效果大超预期
2016年成功举办的“首届中国布鞋之都偃师2017春季产销对接会暨鞋业高峰论坛”后,本次对接会可谓偃师制鞋产业的又一次盛会。开展第一天域外客商就达到了600多人。第三天已达1400人,接近去年展会客商数量的两倍,远远超出组委会的预期。五天参与人数近4000人。
通过本次展会,全国各地客商在无形中认可这个模式,并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甚至一些国外经销商也开始关注偃师鞋业展会,这为201711月份举办的2018春季产销对接会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举办春季和秋季产销对接会,将逐步形成偃师每年两次的全国性鞋业展会、一次布鞋全国高峰论坛的定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