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议听取了市直相关单位汇报企业复工复产帮扶政策在民营企业的落实情况,征求了相关单位对《关于建立优化营商环境反馈机制的工作方案》(下简称《工作方案》)的意见。
《工作方案》提出,坚持把营商环境作为洛阳发展的“命门之穴”,以高品质的服务助力全市营商环境提升,建立优化营商环境反馈机制。具体包括:建立领导干部联系民营企业制度,统战部、工商联每名县处级干部联系不少于3家企业,每季度至少深入所联系企业调研一次,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建立营商环境观察员制度,从热衷为民营企业服务的涉企部门退休干部、专家学者和民营企业家中邀请30人左右担任全市民营企业营商环境观察员,及时发现存在问题、提出意见建议。建立民营企业营商环境监测点制度,选择100家民营企业作为市级营商环境企业监测点,对全市民营企业营商环境核心指标进行动态监测,全面掌握、研判全市民营企业营商环境现状,积极推动县级工商联建立各自的民营企业监测点。建立民营企业诉求响应制度,深入企业调查研究,广泛收集企业的问题和建议,公开企业诉求反映联系电话、工作邮箱,畅通民企诉求渠道,做到网上24小时受理,建立问题台帐,对通过各种渠道收集的问题进行登记、分类,及时函告相关部门,及时跟踪相关问题的解决进度,一月一通报相关情况并上报市委主要领导。服务民营企业联席会议制度,由市委统战部牵头,相关部门参与,适时召集成员单位分析、研判和解决民营企业发展中的难点、堵点问题,为民营经济营造更好的发展环境。建立民营企业民主评议营商环境制度,成立优化营商环境反馈机制领导小组,通过组织、委托第三方等方式,每年组织两次民营企业对营商环境的综合评议,对职能部门的行政执法、落实政策、请办事项、服务企业和利民便民举措等方面进行不记名评议,并将评议结果反馈相关部门,推动相关部门依法行政,转变工作作风,热心服务民营企业。

陈部长强调,政府有关职能部门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入开展调研,积极推进有关惠企政策落地见效,帮助企业解决难题,营造良好营商环境,贴心护航民营企业发展。民营企业要立足本职,聚焦实业、做精主业,加快转型升级步伐,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主动融入作为,做爱国敬业、守法经营、创业创新、回报社会的典范。统战系统要转变作风,建立优化营商环境反馈机制,更好服务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健康发展,为加快洛阳副中心城市建设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市政协副主席、市工商联主席安石柱参加会议。